紀蔚然 20041111
我排斥機器卻躲不掉機器。從前拒絕練車,後來開起車來比計程車司機還
猛;從前拒絕伊媚兒,現已然上癮,一天不看就渾身不舒服,彷彿睡覺沒換睡
衣一樣。
我雖然天天用伊媚兒,對它仍舊懷有敵意。起初我對它拒之千里,打死也
不願學習,勉為其難使用之後堅持正名叫它電子郵件,後來偷懶改喚為「E信
」,最近終於屈服暱稱它「伊媚兒」。若問稱「伊媚兒」哪裡不好,我會說:
「名字太過親密,有點不倫。」
我唯有在感受伊媚兒收發稿件的效率時才能體會她的媚力。但是,伊媚兒
要是有知,一定認為我是若即若離的負心郎:絕大部份的時候,它之於我只是
必要之惡,不看可惜,看了浪費氣力,好比電話答錄機,不聽白不聽,聽了卻
也是白聽──除麻將的邀約,天下哪有那麼多十萬火急、錯過不得的重要大事
?
對我來說,伊媚兒有三惡。首先,它人盡可夫:所有該要或不該要的信件
它照單全收;它不是個有血有肉的管理員,無法真正地為我分類過濾。搞到最
後它成了垃圾桶,主人淪為清道夫。收信快樂是可遇不可求的享受。依我的經
驗,二十封信裡有三分之二是廣告,十幾件廣告裡有一半在教我怎麼花錢,另
一半在教我如何賺錢。前者令人厭煩;後者讓人感嘆:世上好人何其多!那些
懂得賺錢訣竅的高手居然不出外花錢或偷偷賺更多的錢,反而撥冗散播福音,
普濟眾生,我怎能不好好回信謝謝這些恩人呢?因此,我花很多時間在腦海裡
草擬一封感恩四溢的回覆:「多謝分享發財的撇步,下回有種煩請附上尊姓大
名與身分證字號,並不吝惠賜住址,以便在下拜託管區警員帶路登門造訪。PS
.:不成敬意,敬請笑納虛擬水果一盒及如假包換的手銬一副。」
再來就是轉寄自朋友或陌生人的「forward letter」,其中最令我受不
了的有兩種。第一是無聊的算命遊戲,其標題大致不出「真的很準!不信試試
」之類的文字。我偏就不想試,不管準不準橫豎是浪費生命。理由很簡單:算
命遊戲只能告訴人們已知之事物,唯一的功效大概是訓練人穿鑿附會、捕風捉
影的能力。只要收到這種信件,我必殺之,尤其看到「要耐心做完」,下手更
快。久而久之,我已練就一套獨步武林的彈指神功。其次是有關健康的大小資
訊。我是個負面人,看到「健康」兩字就會自動聯想到死亡,想到死亡會聯想
到地獄,想到地獄會聯想到數字「十八」……。有一回,我在信中看到教人「
中風時如何以針扎刺手指尖端」時,我頓時心跳加速,血液逆流,抖著手撥電
話給還在學校的太太:「快,我們家的針盒在哪?」太太不解地問:「你要縫
什麼?」我回道:「不是,我要刺自己。」
最後,伊媚兒使我中文退化。如沒絕對必要,我很少回信,即使回信,其
言簡意賅的程度有如打電報般。因用詞看似淡漠,我在「伊媚兒朋友」間得了
個「冷伯」封號,而我也甘之如飴以「冷伯」自居。有一次,幾個朋友在伊媚
兒上七嘴八舌討論去哪聚會大快朵頤之後的好幾天,我終於回信,寫道:「那
天不行,你們去吧。冷伯」不料收到數封圍剿的回函,大意不外是:「不去就
不去有啥了不起,自以為酷,你不來恁祖嬤更高興。」我只得再回一信平息眾
怒:「我哪有耍酷咩?我是真的有事啦!你們去玩唄。粉羨慕哩!」這招耍可
愛果然奏效,大夥紛紛回信安慰。
我排斥機器卻躲不掉機器。從前拒絕練車,被迫考了兩次筆試、五次路試
才拿到執照,後來開起車來比計程車司機還猛;從前拒絕伊媚兒,現已然上癮
,一天不看就渾身不舒服,彷彿睡覺沒換睡衣一樣。目前,我還沒完全屈服的
是手機,但那是另一個故事。
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