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看完這部戲以後,其實會讓人想親自走進紅包場,一睹裡面究竟是

什麼模樣。



就故事文本來講,我在大二時候就看過這一個劇本,覺得很喜歡,

這也是為什麼這齣戲一說要上演我就趕緊訂票的原因。這種時空交

錯的文本撰寫是李國修很拿手的東西,過去幾部戲如京戲啟示錄也

是這樣的處理方式。演出本跟我看的本有點出入,但是整個架構沒

有太大的差別。



紅包場文化跟老兵撤退來台的生活在戲中緊緊相扣,老兵在來台之

後部分沒了親人,有的取了未必相愛的台灣老婆,有的則是從此流

連在紅包場,他們手上剩下的只有錢,經由一個個的紅包送到紅包

場歌女的手上,尋求一種慰藉、一份關懷。



主角老齊,民國三十八年還只是一個身在青島、不滿二十歲的小排

長,在營長的介紹之下,娶了流亡學生楊惠敏。但生性害羞的老齊

,結婚一年從來不曾和楊惠敏圓房。民國三十九年,海南島大撤退

,老齊不但等不到惠敏一起上船,甚至還被營長下令,掃射那些上

不了船的難民。到了台灣以後,老齊為了忠於惠敏,雖將其情感投

注在歌女咪咪的身上,卻一直保持著處子之身,不過,咪咪卻是紅

包場裡認為不該跟老兵發生真感情的歌女,直到老齊死前的那一刻

,咪咪才為老齊演唱他點了許多次的「王昭君」。



多重時空讓整部戲看起來豐富了,許多對比強化了整部戲的氛圍。

老齊身為軍人,對黨國的忠貞,進而化為對女人的忠貞;劉將軍跟

台灣老婆間的文化差異;相對於紅包場歌女,劉將軍對待自己子女

的冷漠,都讓這些情感更能打動人心。



另一樣的劇本豐富的元素,也是李國修過去常用的手法,就是每個

角色背後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,這些故事影響到他們戲中的行為跟

想法:有戀父情節的紫娟、沒辦法相信別人的咪咪、被共軍俘虜後

勞改二十年的小高等等,每個人都擁有一段鼻酸的故事。



就呈現上來講,在劇場裡面看到雨景真是件難得的事。但是我最喜

歡的是顏色的運用,尤其是當難民遭到掃射之後,舞台上所籠罩的

黯淡紅光,讓我直接聯想到紅包的顏色。老齊死後那場戲,老齊送

上的也換成了一大排的白包。甚至最後一首歌唱完,滿天落下的紅

包袋,令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。



不過,整個上半場的戲讓人感覺有些不好。也是一貫的風格,一開

始是比較喜劇式的,會有笑點不時的出現,但是卻沒有喜劇應該有

的節奏感,有些地方被拖長了,有些地方還因為演員音量的彼此干

擾,讓應該成為主戲的地方被其他演員的聲音蓋掉了,讓人覺得有

點亂掉,但到了下半場因為氣氛的轉變,讓東西都變的「對了」。



整體來講是蠻不錯的看戲經驗,我覺得如果可以加強上半場的節奏

感的話,整部戲會變的更有價值。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arDa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