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一陣子,在天下雜誌上看到了一篇關於教改的文章,跟其他人聊天的話題,也偶而碰觸到關於升學主義的話題。對教改一直無法令人滿意的原因,似乎有了一點點的了解。



教改已經講了好幾年了,但是始終無法有個讓人滿意的結果。家長們說,教改之後,小孩子反而要學更多的,讓孩子有更大的升學壓力。但是如果我們回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升學壓力是誰給的?



常常會聽到「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」這一類的話,而在絕大部分的家長心中,所謂的成龍成鳳,就是要讓唸很多的書、有高學歷。學歷越高,就表示這個人未來越有出息。所以父母們可以不在意小孩的興趣,逼迫孩子們「用功唸書」,才能唸到好的學校、好的科系,所以不禁讓人懷疑,孩子們最直接的壓力其實是來自於父母。



但是如果再往更深一層想,父母為什麼會認為孩子要成龍成鳳就必須要唸書?從小寫作文,若是提到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,好像就能為自己的文章加上幾分,這或許可以說是社會長年累月的整體價值觀,甚至可以說是文化遺毒,因為在我們唸到的歷史當中,「文人政治」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主流,如果一個人要出人頭地光耀門楣,就必須參加科舉,以求聞達。時至今日,我們的社會不也是這樣,升學取代了科舉,在一般人的思維當中,擁有博士學位就如同考取狀元一般,前途無量。



想到這裡,再回到最初的命題,誰要教改?家長們真的希望教改嗎?當個社會還是停留在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,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寧可不要教改,維持從前的單一入學方式,讓小孩只要負責唸書就好。當然,這樣的方法只是消極以對,無法改變這樣的千年遺毒。



所以我覺得,如果政府真的有心要教改,應該先致力於改變社會大眾對於學歷的迷思。但是現在的公務員,不論所唸科系專長是否和服務內容相關,學歷的不同就直接影響到薪資的差異,連政府部門都是這樣的心態,又怎麼能要求民間不要只以學歷判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低?



所以,要談教改之前,先消除那隻存在大眾心中已久的大毒蟲吧!



-----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arDale 的頭像
    DearDale

    真‧蛙蛙屋‧新

    DearDa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